品牌經營

創作平台 ⎯ 知道越多反而越踏不出的第一步?別讓工具成為你的絆腳石

即使有一天會搬家到 WordPress 或是 Webflow 等架站平台,為什麼我還是用 Medium 和 Substack 作為開始

© YUNN Innovation Architects

在終於開始撰寫部落格之後,雖然還沒到達自己對於開始的定義,但至少開始做這件事情,對於想分享的時候有個空間自由輸出還是感到小小雀躍。也不禁反思,這個在規劃中遲到千年的第一步出了什麼問題?從起心動念到實際行動的過程中我觀察與學到了什麼。

如果你有以下症狀,就看下去吧!

❶ 想經營部落格,但沒有固定寫作習慣;題材方向過於發散,關於定位還拿不定主意
❷ 常常在不同工具間遊走無法下好離手
❸ 跟我一樣需要透過「動手做」才更有感(白話來說就是要自己去撞牆才知道痛
預防針:這篇不是工具介紹文,如果對工具有興趣的,文中也會附上其他作者們的詳細說明。

資訊貪吃蛇,移動速度越快但也干擾越多

是快也可能是慢。選擇越多,越難選擇

10 幾年前,大家會一起用無名小站,再後來是痞客邦,幾乎不需過多思考,反正大家在用什麼,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,註冊好就可以開始。甚至沒有比較的習慣,因為也沒有其他好做比較。

現在不一樣了,今天什麼工具成功吸引受眾,明天就會有其他產品準備跟進,加上 Google 大神使力,只要在輸入框打幾個字,不用一秒你就可以坐當資訊富翁。

而一直以來我都是很容易會做過多功課的人,現在廣告滿天飛,更無法只相信幾篇文章的說法,但歸根究底或許是想在一開始就找出最佳解,這也導致每當我開始不斷搜集資訊時,反而就錯過「想要開始」時的感覺了。

Photo by Chau Le on Unsplash

這個現象也完全符合著名的果醬實驗

選擇越多時,顧客越可能什麼都不會買。也就是說,過多選擇不只會導致「選擇麻痺」,減少選擇任何選項的機會,即使做出決定,也會降低我們對自己選擇的滿意度。
參考資料:More Isn't Always Better

回到部落格上:

  • 我可以用 WordPress,但又發現 Webflow 好像崛起中,而且介面也更舒服;Medium 平常就有在閱讀很熟悉,但寫中文的話還是要在方格子?
  • 如果用 WordPress,主機要選哪一個?若先選基本的,之後再換方案甚至服務提供商會有哪些問題?難易度如何?
  • 如果用 Webflow,跟開源套件滿天飛的 WordPress 比起來相對封閉,之後多語系要怎麼做?有哪些第三方服務可以用?長期下來費用如何?
  • Domain 呢?名字要叫什麼好?之後會需要 email service 嗎?
  • 考量到變現策略,在不同平台的適應性如何?
  • …?

這樣的自問 Google 答可以在一篇篇經過良好設計的文章中,無止盡地引導你繼續往下探索。「這個沒看過耶,感覺很有趣」「那個是什麼,來玩玩看」,就這樣看越多越覺得自己考慮不周,甚至是不是還有點無知,但所以我做出選擇了嗎?

我發現盯著螢幕會大大影響我的思考,當掉入一層層的內容陷阱與焦慮中,目標會隨之長大,什麼都突然有可能也什麼都有點想要。所以當對資訊的掌握度已經足以讓我進行比較,對未來的風險進行預測,在進行思考時,我習慣離開螢幕,停下來和原始目標核對,現在的資源是不是已經足夠開始了。

瞭解有多少選擇是幫助我們對於變化擁有快速反應的能力,不是在一開始就不允許有犯錯的空間。

一切還是回歸:你做這件事的初衷是什麼?要解決的問題與範圍是什麼?


成功方法無法複製,經驗可以參考

即使再來一次會做不同選擇,但當初的選擇還是造就了他們的現在

部落格 WordPress Medium 比較
Medium vs. WordPress

有心想撰寫部落格的人,對 Medium 與 WordPress 的比較一定不陌生,許多過來人在面臨搬家的痛後,會建議若有心經營個人品牌,就直接用 WordPress 自架站開始。這個答案沒有對錯,過去經驗固然可貴,但每個人的考慮基點不同,駕馭工具的學習曲線也不同,有時候是先痛後痛的差別。

也有論點覺得:當你習慣 Medium 這種寫作平台帶來的便利性後,對於架設個人網站就會產生惰性。

但我覺得應該要把這兩件事情分開來看,若經營自媒體是你的原始目標,寫作平台的便利性反而可以變成你邊準備個人網站前的 prototype;若一開始單純希望閒暇時可以寫寫東西,結果沒想到慢慢在寫出心得後目標改變了,這時想要經營個人品牌,那搬家是必然發生的。

對目標的渴望有多大,動力就會有多強。

所以若是對一件事情會有惰性,那或許在那個當下來說,這件事對我們而言還不夠重要。便利性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惰性的產生,而是看我們對目標本身有多堅持,然後會有個計畫,在時間軸上不斷迭代、調整、前進,這時不同工具的便利性反倒成為各個階段的加速器。

「如果再來一次,我會從 xxx 開始」

工具推陳出新,方法千奇百種,這句話往往會在我們切身痛過後發自內心的迸出,但誰也不能知道這些經驗會不會是迎來成功的基石,所以選擇使用起來舒服的工具和適合自己的方法還是很重要。


能夠讓自己持續產出的就是好工具

就像筆記本一樣,期待翻開就會更想寫字

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

工具的「使用感覺」對我來說很重要,現在許多產品會有試用期,社群更是免費揮灑的空間,我很建議大家在看比較之餘,可以都註冊來嘗試看看,在過程中不排除會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

以我自己為例,雖然寫部落格一直在待辦清單中,但比起文章,我更熟悉簡報製作,在參考許多案例之後,還是先從社群開始製作知識型貼文。就這樣產出幾篇文章後,我發現比起符合社群特性的單一知識點,或是快速吸睛的碎片化內容,我更享受能夠在一個主題下好好把故事說得完整,於是重新規劃部落格的產出,但社群對於我在闡述觀點、練習文章會被看見與摸索自在的表達方式上,確實達到很棒的暖身效果,然後找到維持產出動力的方法。

時間

在工作上有專案時效和獎懲,我們會拼命達標。回到人生其他規劃,我把它們分為有時效性暫時無時效性,觀察下來,無時效性的事項通常不會有直接監督者。

若是把部落格當成「自媒體經營,想要快速帶來報酬」是前者,「純紀錄與抒發」就比較容易變成後者,然後要不是被拖延症纏身,就是給予完美主義者一改再改的空間。

若希望寫的東西有人看,持續累積讀者,固定產出是關鍵,維持手感外也會養成讀者造訪習慣;要對抗無止盡地修改,每篇文章必須設定產出期限,在有限時間內構思篇幅。

範圍

時間也會影響範圍大小,假設毫無架站經驗,兩個月可以把架設網站當作目標,兩週就會顯得勉強,當然這會因為我們對網站第一版的期待而有所差異。

我們可以一開始就選擇 WordPress,但也有人用一用就覺得複雜難懂不想繼續;或是版面無法做到滿意,雖有內容但遲遲不想發布也是有可能的。在還沒養成寫作習慣、感受到它之於自己的正向影響前,這些阻礙反倒容易作為開始的阻礙。

這種時候就可以試著把目標拆解,好比像用敏捷的方式打造產品一樣,每個迭代會有預期產出和驗收標準,比如說分成下面三個階段:

階段一:養成創作習慣,瞭解讀者偏好
階段二:累積讀者,經營利基市場
階段三:深耕個人品牌,提供可變現服務

從產品與行銷層面來看則是「產品研究、建立開發機制」 → 「曝光、互動」 → 「轉換」的過程。

這時在第一階段,工具的選擇就會從架站平台擴大到寫作平台,但同步我們也開始規劃第二、三階段,在進行網站設計時也會更清楚掌握自己的內容定位、風格呈現與品牌調性,畢竟真的架設網站,一但上線名稱就不是說改就改,架構也不是說變就變。

等到完全轉換到個人網站後,除了一開始就有豐富內容,讓畫面不至於太空,已經養成的創作習慣也會持續。透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,無論我們在階段間換手過多少工具,支撐流量最重要的來源(創作本身)始終進行著;如果你預期架設網站的時間是兩個月,用這種方式,讀者反而在兩週的時候就開始累積。

如果在一開始對想要經營的方向不是很確定,就先把目標縮小,再一步步調整後趨近於理想。

使用感受

寫自己有感覺的東西,用讓你感到舒服的工具,所以我選擇了 Medium 和 Substack(這是什麼廣告台詞),兩者的共通點都是簡潔有質感,閱讀起來很舒適,很適合「顏值控」。

Substack: A new model for publishing
Substack — A new model for publishing

Medium 就不多做分享,網路上相關資源很多。Substack 則是漸漸崛起的創作平台,結合電子報推送,以「將控制權釋放回給作者」作為創業初衷,給予創作者在頻道經營管理上絕對的自主權。

打破傳統寫作平台會卡在創作者和讀者之間的獲利模式,它讓每位創作者能夠彈性為內容訂價;Substack 不走演算法推薦的模式,讓讀者擁有內容瀏覽的掌控權,但開放創作者在各自頁面互相推薦,而且,整個網站的體驗過程完全不受廣告干擾,也不揭露頻道訂閱數,讓創作者能夠在不被數字綁架的環境下專注於內容價值本身。

除了部落格外,你也可以經營 Podcast、影片等多種類型的傳播形式,所以比起寫作平台,我覺得它更像是個創作平台。

Substack 中文搜尋結果
Substack — 中文搜尋結果

不過 Substack 在收費上還不支援 Stripe 以外的金流服務,對中文市場來說目前更偏向是作者的曝光管道之一,尤其競爭市場飽和度還不高,當讀者輸入中文關鍵字搜尋時,頻道很高機率會被顯示出來。

另一個很吸引我的是 Substack 可以自行設定主題分類標籤,讓讀者在訂閱作者全部文章外,也能夠只訂閱有興趣的主題;除了擺放文章內容,外部連結和純文字說明頁等等都是可以的,也就是說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網站的導覽列來做規劃了。

Substack 客製化主題分類
Substack — 客製化主題分類

雖然雜誌風超級適合產品外貌協會(舉手),但想要把 Medium 的文章直接導入也完全沒有問題,所以兩個工具一起使用的阻礙幾乎是沒有。

而且 Substack 在頻道客製度上更彈性,像是下圖的 Homepage Links 功能,它讓用戶自行規劃首頁的連結群組,創作者可以直接將所經營的其他社群都一起關聯進來,想放活動宣傳?那就再新增一個連結群組就好。

雖然 Substack 透過電子報作為創作者和讀者間的雙向溝通媒介,在上面發佈的文章預設都會郵件直接推送到訂閱者信箱,不過也可以選擇不要,所以或許會有人把作品集設定成一個分類來做展示,以一個還在發展中的平台來說,玩法已經可以有很多種了,因為它連網站圖示 Favicon 都是可以被換掉的!

Substack homepage links
Substack — Homepage Links

總言之若把 Substack 看成個人網站和電子報工具的結合,對於只是想要經營業餘興趣的人來說滿方便的,未來想架設網站,也還是可以繼續把它當成電子報工具。

有興趣瞭解更多的,我把延伸閱讀放在文末,教學指南則可以參考 Dr. Dean 的這篇:

Substack介紹與中文操作教學,付費訂閱寫作平台讓創作有價


開始,勝過 100 個計畫

開始 = 開始做 + 持續性 + 頻率

很有趣的是,關於想分享的題材我曾經整理過很多份檔案,也試著把它們變成以月為單位的計畫,不過很快地就發現這方法並不適合現階段的我,接著便改變策略為先以每週有感覺的內容為主。

而在規劃個人網站的過程中意識到還需要一段準備期後,就註冊了寫作平台。這些階段轉換的過程不一定要很長,所以搬家會有的問題也會縮小而且是可以承受的,更重要的價值是去覺察適合自己的寫作流程,在不斷嘗試與實作的過程中形塑對網站的想像。

與其在一開始就選擇看似全面但卻最花力氣的解法,不如在過程中持續鍛鍊肌肉。

當計劃跟不上變化時,我們就先換條路走,但會清楚知道這是暫時性的,也因此適當的工具轉換之於我是認識自己的過程,還可以順道認識產品!只有用自己也舒服的方法才能持續在一件事情上面努力。

🔗 延伸閱讀

從 Substack 崛起看電子報行銷的「寧靜革命」

...在社群媒體聲光華麗的影音內容刷洗下,Substack 安靜地壯大,象徵了內容消費者對「個人化」、「高價值」和訊息接收環境的渴求。Substack 屏棄了Facebook、Instagram 以「演算法」為基礎推送內容的機制,讓創作者可以心無旁鶩地產製小眾、高價值,且無須在第一時間「討好」受眾的內容,而仍能獲得收益。

微媒體崛起,你聽過「新聞直客潮」嗎?

...Substack有意創造一種平台與作者的新型關係:新聞記者專注於報導或評論,由平台提供類似媒體機構的後勤支援。

【提姆科技觀察】不靠演算法卡位守門人:Substack「創作者中心」的服務模式

...讀者不再是付費成為某個平台的會員,而是為作者個人品牌買單,購買其提供的內容產品。

電子報平台 Substack 創辦人 Chris Best:人們願意花錢買回注意力

...「有許多人花在訂閱獨立電子報的錢,比花在 Netflix 上還要多(每個月約新台幣 270 元) ,仔細想想,每個小時你從 Netflix 上獲得的娛樂,跟電子報上比起來,其實有點不太合理。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,人們開始想從社群平台中奪回自己的注意力了。」

10/14 發文後更新
對很多人來說 Substack 帶來的是崛起的「電子報經濟」,但對 Substack 而言那是一開始用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的修辭方式之一,或許是在投資者的質疑聲浪與相繼效仿 Substack 運作模式的後繼者出現,Substack co-founder Hamish McKenzie 針對公司的 vision 發表完整聲明,強調電子報僅是產品的一部分,並非主體:Please stop calling it the ‘newsletter economy.’


相關文章

10 分鐘做出微型網站,5 款好看又好用的多連結工具
架站工具 — 用 Squarespace 架設個人網站前我希望知道的 5 件事

v.

「人與數位產品間存在的關聯 ⎯ 我們皆面對變化莫測的外在。」
在生活中實驗產品管理方法,將科技產業管理瞬息萬變的實用知識,轉化為可應用於日常通識資源。

繼續閱讀 Related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