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效生活

在關係中取得優勢,一些與人相處的小秘密《暢銷百萬的德國心理課:寫給在工作、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》(下)

心理學教你:如何留下好印象?如何讓討厭的人變討喜?如何擁有健康的關係?以及在討論紅蘿蔔和棒子前,你要知道的是⋯

© YUNN Innovation Architects

人是群體動物,最大的支持莫過於擁有健康的社交網絡,偏偏與人有關的問題總是複雜。

生活,是每個人絞盡腦汁想要過好的日常,偏偏總是事與願違。

《暢銷百萬的德國心理課:寫給在工作、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》作者群從數以萬計的諮詢案例中,萃取出最令人困擾的 51 個問題,以有趣的實驗和生活實例為主軸,解釋心理學如何在日常中幫助我們,佐以解決方案,看完可以馬上應用在人生課題中。

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人,在家庭、朋友、戀人和同事等不同的關係中,這本書有助於引導你和他人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。 — 📖

生活中處處都有心理學的存在,關係促進幾乎是所有人都希望提昇的軟實力。

看完這本書,我把對我來說相對重要,或許對大家來說也可能是最大痛點公約數整理成兩大錦囊:「如何取得生活控制感」、「如何在關係取得優勢」。這集還加入探討:這些原則在品牌經營、團隊管理上能夠如何運用?

配合本書的 bite-sized 風格,文章分成上下兩集:

《上集》心想事成是真的,找回生活控制感

❶ 做每件事都覺得不順的時候

❷ 為什麼明知是錯誤的選擇,卻執意到底?

❸ 不能只有我看到的救命守則

《下集》在關係中取得優勢,與人相處的小秘密

❶ 如何留下好印象

❷ 如何和討厭的人 aka 同事相處

❸ 如何擁有健康的關係

❹ 在討論紅蘿蔔和棒子前,你要知道的是

☕️ 非註明引用自書中的案例基本上都重新設計過,此篇內容也非書中特定章節節錄,非常推薦大家另外把這本書找來看!

😈 留意文中的這個符號,它們是生活中常見的心理陷阱 😈😈😈

❶ 如何留下好印象

光環效應

常言道面試前 5 分鐘定生死,現實中與人建立友誼、約會也隱約存在這個規則。進到數位世界,舉凡廣告、YouTube 影音等開頭亦是抓住眼球的關鍵所在。

這些與生俱來或是刻意經營的「閃閃發光」,在心理學上稱為「光環效應」當一個人的某種特質,讓其他所有特質相形之下沒這麼出色或重要,你對這個人的整體印象因而徹底扭曲。

對當事人來說,那種「閃閃發光」的特質特別重要時,光環效應的影響也就特別強大。— 光環效應

試想若今天「儀容整潔」對你而言非常重要,當一個衣服散發味道的人站在眼前,即使他工作表現再好,為人幽默風趣,你可能還是會覺得「他就是沒這麼好」,更不用說他搞不好還沒來得及展現好的一面,就已經先入為主被畫上一個大叉叉了。

nicksplat aaahh real monster GIF

所以說,第一印象真的無法挽救嗎?

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天資聰穎、又帥又美、講話得人疼,別擔心,光環效應不侷限於顯而易見的外表,好好運用以下策略,一樣能讓自己脫穎而出。

單純曝光效應

大家有看過超經典偶像劇《惡作劇之吻》嗎?在劇中男主江直樹和女主袁湘琴一開始根本互相看不對盤,直到湘琴搬進直樹家中,又就讀同一所學校,從此上演歡喜冤家、越看越順眼的愛情劇碼。

往回追溯,還有珍·奧斯汀最著名的小說《傲慢與偏見》,Mr.Darcy 與 Elizabeth Bennet 經歷了相看兩厭、再相遇相知、最後相愛的過程,扣人心弦。

BBC 版傲慢與偏見 🤍

這種看似套上愛情公式、日久深情的劇本無所不在,無論是有意為之,還是出奇不意的一次次遇見,以結果論來說,讓雙方漸漸往彼此靠近的機率其實是存在的,而且已獲得科學證實。

某些人/物品越頻繁「呈現」在眼前,我們因而覺察到他們,好感就會自動日增。唯一條件是:第一次邂逅的評價是中立的,那麼只要我們更常見到一個人,就會覺得對方越來越有吸引力!— 單純曝光效應

倘若在任何希望修成正果的面試、約會、客戶洽談等場合中,自認初次見面沒有拿出最佳狀態,不要氣餒,不妨鼓起勇氣多邀約或拜訪幾次,機會沒有消失,只是看我們有沒有走向它。

〖 鄰近效應 〗

建立在單純曝光效應之上,鄰近效應指的是:在我們附近的人最有可能成為自己的朋友。

此話不假,回想求學時期,在最自然狀態下搭起友誼橋樑的的好友們,多是開學第一天座位在九宮格範圍內的,本來不熟的,只要之後的座位進到這個範圍內,也會很容易無話不談(至少在那段密集曝光在彼此面前的期間)。

Play Childhood GIF by Super Simple

單純曝光效應在行銷策略上的運用

把相似的產品不斷投放在受眾眼前,品牌印象隨之產生,進而轉換為希望消費者採取的行動。但這個行動是否會符合品牌主的預期,一樣回到投放過程中帶給消費者的感受好壞。

〖 真相效應 〗

另外,假設今天有個你堅信的價值觀,無論一開始世人眼中接受與否,只要你長此以往反覆放送(白話文就是洗腦),逐漸會有越多人相信你所說的,並且視作真理。若套用到品牌經營中,意即品牌精神核心理念的重要性,此方法又被稱為「真相效應」。

😈 但,作者也特別提醒,正因為資訊傳播方可以利用這個心理效應,身為資訊接收方,務必提高警覺,讓自己不被人操縱。

real housewives GIF by Slice

【 相似原則  】

可是,有這麼「單純」嗎?

除了不斷曝光,回到曝光過程中的「好感度」,亦是成敗的精髓 — 巧妙地投其所好,是我們需要做的功課。

這裡指的不是逢迎拍馬,當個牆頭草,是無論對象是誰,我們要建立與之的關聯性,讓他看到你們之間的連結,如同大眾傳播之於目標受眾、面試者與面試官、接案方與發案方、你與想追求的對象⋯⋯等,為什麼要選你?為什麼是你,而不能是別人。

先暫停一下。

想想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人是誰?是每天跟他買早餐的早餐店阿姨?是每天跟你同時間出門坐同一班公車的鄰居?是坐你隔壁總是雞同鴨講的同事?還是一天到晚指派你工作的老闆?還是,是你自己。

我們覺得經常呈現在自己面前的人事物比較迷人。我們每天跟誰面對面最頻繁?是我們自己。 — 📖

就像離職的原因是「價值觀不合」、「公司發展方向與個人職涯規劃不同」;常見分手理由是「個性不合」,卻鮮少聽到是因為「心靈契合」。

Toy Story Goodbye GIF

所有與自己相似的東西,對大腦來說處理起來會更容易,所以大腦也就自然地更喜歡它所熟悉的一切。

人與人相處,身上的異質性可以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火花,也可能演變成衝突;同質性,則是另一種舒服自在的心領神會,也是我們在交朋友時,無意識地物以類聚。

書中引用一項研究結果指出,在一堆照片中,若有一個人的外貌特徵和自己相似時,我們更可能會將其看作最有魅力的那個。所以情侶們常常被說長很像,這是有科學根據的!

比起和陌生人建立關係,我們與一個已經「認識」的人建立關係的壓力比較小。 — 相似原則

這個認識,也許是地理位置上的相近(如:來自同個國家、同所學校畢業),也許是身上的「共同點」,共同點越多,第一印象的光環效應也越有機會同時展現。

舉凡求職過程,找出自己在公司發展上可以施展的特質、面試官關注的領域等等,都是耳提面命也卻有其效果的作法,因為人會樂見自己被相似的人肯定,這滿足我們對愛的需求,反之亦然,我們會更想幫助和自己相似的人。不要小看「對愛的渴望」威力有多強大,在後面的互惠好感中會再做說明。

【 初始效應和時近效應 】

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 — 什麼時候是展現自己的絕佳時間點?

Emperor Penguin Walking GIF by Nat Geo Wild

假如你有機會認領報告順序、面試時段,你會選擇第一、中間、還是最後一個?

無論是緊張,還是想爭取多點時間,我們通常習慣把自己放在中間的位置。就算想要早講早解脫,選擇第二個心理上貌似多一層彈性,比起最後一個,倒數第二個至少沒有吊車尾。

不過,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我們,如果希望在對方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,建議要選擇第一個(初始效應)或是最後一個時段(時近效應)。

比起較晚到來的訊息,我們更容易記住早出現的訊息,因為早出現的訊息到來時,能影響記憶儲存,甚至可能干擾記憶儲存的其他訊息還不存在。 — 初始效應

初始效應除了應用在讓人對你有好的印象,常見的運作方式也發生在「貼標籤」

倘若今天你與一個新合作夥伴共事之前就聽說他很難搞,與他實際合作後,就算他只是針對細節提出討論,「難搞」的聲音還是揮之不去,突然間還多給他貼上「龜毛」、「意見很多」等負評。

😈 這是另一種不好的印象深刻,也是我們在日常中要自我警惕的:是否對眼前的人事物有偏離客觀的評判。

這故事剛好回扣到光環效應,為什麼第一印象帶給人的感覺至少要中間偏上?

因為要扳回一城是很難的。

最後出現的訊息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,因為他們沒有被別的訊息覆蓋。— 時近效應

與第一相反的則是最後一個,即使你順利爭取到好的第一印象,善用時近效應也可以為你帶來更多優勢。根據心理學對人性的觀察,下次不妨試試在早上的面談結束後,等下班再寄出 thank you letter,或是在一整天美好的約會之後,晚上傳個訊息問候。


❷ 如何和討厭的人相處 vs. 如何讓別人喜歡你

【 促發 】

在認識「促發」之前,有另一個和他息息相關的概念「基模」,它是我們面對事情時的預設立場。

我們會用過去習得、適用於特定情況的一般知識;基模,有助於自己迅速進入情況,不必每次都重新「學習」— 基模

若一個動作反覆發生,像是削蘋果皮,只要觀摩演練幾次,大腦就會建立起對「削皮」這個動作的基模。當有人再次拿一顆蘋果給你時,要怎麼品嚐已經渾然天成,不需要思考就能順利完成。換成任何一種需要削皮的蔬果,依照過往經驗而形成的基模,我們依舊能採用和削蘋果一樣的方式完成任務。

Julia Child Cooking GIF by WGBH Boston

基模也用在補足記憶中消失的片段資訊。比如說,在你印象所及的過往中,出門時媽媽總是要提醒爸爸記得關燈,於是「爸爸=會忘記關燈」。

你依稀記得某年的某天晚上全家人出遊,家裡燈沒關,好巧不巧紗窗破了個洞,導致那晚飛蛾入侵,這時關於「到底是誰忘記關燈」的細節雖然已不可考,但透過基模,大腦會自動把爸爸和沒關燈畫上等號 — 就是爸爸忘記關的。

這也是為什麼不要太堅信自己的記憶!!! 😈

基模讓我們在回想時相信確有其事,但很可能一切只是腦補出來的。假如適用的基模有好多個,但大腦是很懶惰的,它會傾向選擇最唾手可得(剛發生過)的那一個:

  • 剛看完推理劇,聽到聲響 = 有小偷
  • 剛和小朋友打完電動,聽到聲響 = 隔壁鄰居玩遊戲贏了錢

認識基模之後,接下來我們可以試著把它用在以下兩個應用:

如何和討厭的同事相處?

活化基模,又稱為「促發」,是讓某個基模更容易被召喚出來的過程。

促發是讓我們或其他人具備特定基本態度的絕佳方式。— 📖

研究顯示,若受試者在上場比賽前先看過像是「體貼」、「公平」等正向詞彙,正式上場時會更合作無間。

同樣的,若在工作場合想要改善和某位同事的關係,我們一樣可以透過找出他身上的優點,在上班前先行複誦幾次。

Cheer Up Thank You GIF

如果真的很難冷靜下來思考對方好的一面,作者建議在每天上班前努力記住各種正向詞彙,像是「愉悅」、「有趣」等字眼,如此一來,當這位同事出現在眼前時,大腦就會喚出剛記憶好的基模。

如果這招有效,你開始感覺他真的比以前討人喜歡了,接下來適時將你希望引導他展現的特質帶入言談之中,輔以稱讚、鼓勵的方式,基於上集提到的「認知失調」,運用一點小技巧,間接讓對方的行為產生變化。

如何增加自信心?

人的決定與自己記住某件事的頻率無關,主要是取決於是否容易記住這件事。— 📖

😈 面對緊要關頭、人生重要決策,雖然說要做好最壞打算,但如果持續陷入「最壞的打算有可能會發生」的思路中,漸漸大腦在想起這件事情時,就會喚起各種「不可能」、「很難」的基模。

這時我們能做的是找出過去的成功經驗,讓這些經驗取而代之,成為新的基模,為自信加分,當你相信一件事情會成真之後,自我實現預言就會接著發揮功效,順利達陣。

【 互惠好感 】

在上方「相似原則」的段落中提到,我們會樂見自己被相似的人肯定,這滿足我們對愛的需求,反之亦然,我們會更想幫助和自己相似的人。

這股強大的威力,來自於人先天對於「被愛」的需求非常強烈,強烈到在知道有人喜歡我們時,就會推翻所有其他原則,也用愛來回報此人。這就是所謂的「互惠好感」,即使明知對方和自己沒有共通點也可能無所謂了

越是假定某個人喜歡我們,就越覺得此人可愛,甚至當這個人和我們無絲毫相似之處。 — 互惠好感

在一場實驗中,兩位受試者彼此見面之前,其中一位事先被告知「即將與你見面的人很喜歡你」,或是「即將與你見面的人不喜歡你」。結果以為眼前的人喜歡自己的受測者,在實驗過程友善大方,以為對方不喜歡自己的受測者,則是不屑一顧,表現冷漠。互惠好感因此得到證實。

在現實中仔細回想,其實也能很快找出互惠好感曾經發揮作用的例子,比如:

  • 👂 聽到某個同學貌似很想跟你做朋友,你對他的好感度開始 up up,如果你剛好本來就也很想跟他拉近距離,這時還會非常開心
  • 👂 謠傳誰誰誰好像喜歡你,你們之間,比起和其他人會更容易誕生奇妙的化學反應
  • 👂 在面試之前,如果聽說面試官很喜歡從你那所學校畢業的人,信心因此大增

Schitts Creek Yes GIF by CBC

交友軟體其實也是互惠好感下的體現:一樣都是素昧平生,因為互相 like 而連結的兩個人,相比單方面 like 就可以開始跟對方聊天的機制,前者相處起來會更加自信流暢,後者則會因為不確定性而略帶保留。

因為互惠好感,讓我們在知道別人喜歡自己時大方展現自我,明顯感覺到惡意時會相對步步為營。多多讚美別人,我們會得到一樣的善意。

同樣的方法,無論是管理者用來改善特定同事間的關係,或是自己也可以主動去散發更多「欣賞」的氛圍,工作起來會更得心應手,看出去的世界也會更和諧!

😈 不過要注意的是,對於自我價值比較不自信的人來說,互惠好感很可能會帶來反效果,比起稱讚他們,具有這種特質的人反而更容易喜歡上批評他們的人,因為從批評者身上,他們能夠得到與自我評價一致的證實。


❸ 如何建立良好互動,擁有健康的關係

【 積極傾聽 】

人能做到百分之百理解某個觀點,但同時百分之零的接受,就像腦海裡那把刀刃分成兩邊的剪刀。 — 📖

分享這句在書中我很喜歡的一段話,明白這個概念,對於良好的溝通互動會往前邁進一大步。

許多衝突,來自立場不一的多方人馬,不只是在「表達」自己的想法,而是想要「說服」對方接受,最後因為各持己見不歡而散,或是演變成你一言我一語的口角、甚至肢體衝突。
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正因這樣的事件層出不窮,在對話時,我們下意識會覺得「溝通」一定要達成共識,或者得到「被接受」的結果。表達價值觀變得有壓力。擔心對方不認同,這座事先築起的高牆,導致過於果斷地把他人的看法看作批評,如果要和平結束對話,好像就得在觀點上讓步。

因此,我們其實也很少真誠地傾聽。

snapping spongebob squarepants GIF

傾聽,是否就一定要在認同與不認同間選邊站?為求和善,即使內心在翻白眼,還是先接受再說。

但其實不是這樣子的。

傾聽只是一個沒有妨害,甚至有益的過程,我們會因此更能認識對方,接近他們,建立關係。 — 📖

瞭解「傾聽」並不一定要「同意」,「理解」不一定就是「贊成」,秉持著這條界線,我們可以試著重新在各種關係中練習聆聽對方,也表達自我。當對方越界時,試著理解原因,但也知道自己有接受與否的選擇,在這樣的循環之下,更能帶著同理心去與周遭的一切互動,換位思考,減少關係中的許多誤解。在群體中,也能理智擁抱多元觀點,合作產生更棒的點子。

理解一種立場對你一點損害也沒有,因為這與接受與否毫無關係,透過「觀點採納」,你學習到對方的觀點、重新認識對方,進而更理解他們到底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。 — 📖

😈 發現自己努力「想要說服」或「得到肯定」時,可能是另一個書中提到的心理學概念「自我中心主義」在作祟, 要避開掉入這個陷阱,銘記「別人有被尊重的權力,就像你一樣」。

衝突一定有害嗎?

在東方社會以團體、大局為重的教育觀念中,我們會盡量避開衝突,這也包含在團隊中盡量把自己聲音縮小,上課時盡量不發表意見,小心翼翼,深怕變成一個不合群份子。進到工作環境亦是如此,除非是強調扁平化的組織,不然職位高的人說了算。

😈 但人之所以害怕衝突,是因為我們下意識認為「衝突等於爭吵」,可爭吵只是衝突的升級形式,完全取決於我們如何處理衝突(不是所有衝突都需要處理)。

穿插一個在管理方法中的團隊衝突管理模型 — 由 Speed Leas 提出的《 Speed Leas' Conflict Model: 5 Levels of Conflict 》架構,將衝突依照嚴重層度分成 5 個級數:

Image: Coaching agile teams to constructively navigate conflict

在這個架構之上,每個層級的衝突會有各自關注的重點、溝通語氣和群體氛圍變化,Speed Leas 建議管理者,當衝突處於 Level 1 - 3 的階段,暫時不急著處理。

用這個模型回應本書作者提到的:「無論內在外在衝突,衝突本身最初皆為完全中立,而且無害,他只涉及一種張力十足的緊張狀態。」

衝突的發生,在一開始涉及的可以是擁有共同目標的群體,基於解決問題的立場,各自提出看法。抱持這樣開放的態度衝突可以是非常正面的,這種張力可以是推動改變與引領變革的原動力。

【 偏見 】

😈 想要在關係中擁有良好互動,偏見也是常見的陷阱所在。

偏見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進入大腦,成為「基模」,而基模很容易就被活化,於不知不覺中發揮作用。— 偏見的破壞性

我們有幸身在這個時代,面對性別、種族、各種強弱勢之間,在社會上有一群人不斷衝鋒陷陣,為彼此/自己發聲,努力消弭中間的距離,往平權邁進。

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力氣?為什麼這麼難達成?

在於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帶著偏見。

即使說自己沒有偏見的,當實驗要求受試者將給定詞彙(如:不切實際、不會開車、渴望權力、邏輯好、情緒化⋯⋯)分類到特定性別下,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受到根深蒂固的「社會偏見」影響,給出符合在社會偏見下,看似「正確」的作答。

即使不認同,仍舊知道這些偏見的存在,更不用說回到過去,社會風氣使然,傳播管道也相對集中,在「單純曝光效應」下「真相效應」快速成型,許多人堅信這些偏見就是真理。

直至今日,資訊來源分散,我們還是一不小心就只看自己愛看的,演算法繼續餵食,結果還是被框架在相似的價值觀內。

跨世代間、跨越族群,群體到個人,每個人所相信的,本就是不一樣、且多樣的。

© YUNNSHINE

偏見有多容易形成?

先看一個令人非常驚訝的實驗:

美國其中一名老師將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依照眼睛顏色分成兩組,並且告知他們,有藍色眼睛的人比較優秀。結果,小朋友的行為徹底改變,藍眼睛學生嘲笑棕色眼睛的同學,還希望懲罰他們,覺得他們低人一等。

接下來,如果你已經認識到「認知失調」和「自我實現預言」是怎麼運作的,沒錯,棕色眼睛的學生開始相信自己資質比較差,成績開始退步⋯⋯於是一切好像都讓這個偏見看似得到證實。

直到老師在某一天改口說「棕色眼睛的學生比較好」,一切又反過來。

這個實驗顯示出,當有人說出「哪些人比較差」的時候,我們敵視對方的速度可以有多快,被偏見所針對的群體,也會立刻改變對自己的看法。 — 📖

常見在新聞媒體中運用的「標題殺人」,有效性也在於它可以快速煽動群眾視角,即使我們明明只是「聽說」,尚未查證,光看到一句標題就可以形成一種較為偏向任何一方的視角。當看法已然存在,這種「我知道了」的想法,就足夠讓人自覺不需要深入瞭解,在曝光率為王的生態下,「操縱」作為手段顯然非常有用。但現在我們知道「偏見」是常見的心理陷阱,就更能夠小心提防,間接幫助資訊傳播的生態往好的方向前進。

沒有偏見是怎麼辦到的?

一樣的情形,應用在工作場合,我們常在交接合作夥伴時,順道交接自己對於他人的評價,無意識中,比起中立地從自己角度去感受觀察,我們往往會就「接受」這樣的評價,戴上有色眼光開啟或拒絕一段關係,過程也就更容易自證種種不順利的預言,忽略掉人與人相處,「別人」跟他怎麼相處,不一定就等於你跟他的相處方式,也就不一定會得到一樣的結果

既然偏見產生如此迅速,要做到毫無偏見有點不切實際,我們只能有意識地「關閉自動思考機制」,將剛被活化的基模壓制下去。

😈 日常聽到不合理的偏見時,先思考正確性與否,適當表達立場,因為輸入再輸出是有效的學習方式,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偏見存在,久而久之,就有機會將原本的基模取代。

如何克服偏見?

① 共同專注於第三樣東西

正所謂「結合次要敵人,打擊主要敵人」,常開玩笑說團隊的凝聚力來自於有共同討厭的主管,因為你們有共同要對付的目標、有可以一起抱怨的對象,相似原則就得以發揮作用。

在管理上,既然有團隊衝突管理模型,那就也有對應的衝突解決方法,從下圖右上角可以看出:唯有在雙方合作的前提下,才能達到雙贏。

Conflict Management: Resolution Strategies
Conflict Management: Resolution Strategies © Illustration by YUNN

② 拼圖式合作學習法 Jigsaw

加強群體間密集的個人接觸,使得這些群體彼此依賴,並且必須為共同目標努力工作。— 拼圖式合作學習法

和第一點的概念類似,這個學習方法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Elliot Aronson 提出,其有效性透過實驗得到證實:當一項任務需要小組間的合作才能完成,透過組員間平等且積極的參與,若把組、組員看成一塊塊拼圖,隨著彼此交錯連接的越多,消失的偏見就越多。

根據女人迷的報導,法國教育所推行的一套遊戲化教具《不公平大富翁》,遊戲過程中讓 11 歲以上的孩童體驗到社會上存在的不平等,再接著合作討論如何改變目前社會運作的遊戲規則。

Womany 女人迷:你一定玩過大富翁,但你玩過這樣的大富翁嗎?

前陣子看到這則案例時馬上聯想到拼圖式學習法,一起分享給大家!


❹ 在討論紅蘿蔔和棒子前,你要知道的是

【 過度辯證效應 】

關係經營,也包含關係管理,怎麼樣的管理方式算是有效?

當「學習動機」發生時,像是在職訓練親子教育中,要如何才能維持住學習者(員工、孩子)的動機?

在犯錯時給予懲戒,表現好時給予獎賞,聽起來很合理,但從心理學的角度,一樣要小心運用。禮物給錯時機,可能適得其反;學習動機就像火苗,稍有不慎,也可能就被撲滅。

這是因為「過度辯證效應」(又稱賄賂效應)有機會趁機而入。

作者以年輕人「自動自發」幫助一位富有但上了年紀的老奶奶採買日常所需為例,假設某天老奶奶突然覺得應該對這位年輕人表達謝意,包了紅包給他,這件事情本質上沒有問題,不過這位年輕人很可能會在得到獎勵之後,突然對這件事情失去興趣,老奶奶的感激之情突然像是被潑了冷水一般,往後也失去年輕人的協助。

一般來說,動機可被分為「內在」與「外在」兩種:

內在動機由個人內在所驅動:我們去做,單純是因為喜歡,這種時候皆大歡喜,有人可能因為這個行為而受惠,身為父母,也可以放心孩子會主動將事情做好。

內在與外在動機可同時發揮作用,像是上班賺錢。不過當內在動機比例越高,假使外在獎勵消失,我們會繼續做那件事情的可能性就更高。 — 📖

正因內在動機如此偉大,當有人拿錢肯定這個神聖行為時,大腦突然間會重新評斷它:

基於過往經驗,「如果你考試一百分,就可以打電動」、「寫完作業,才可以看電視」、「辛苦工作,才能賺更多錢」等獎勵發生時,總是在「完成一件相對不那麼開心的事情」之後才能得到,我們鮮少因為做一件天生快樂的事情而獲得獎賞。

hey arnold nicksplat GIF

😈 於是當小孩本來自動自發每天練習鋼琴,在父母給予大禮之後,為了平衡大腦認知失調,「練習鋼琴」就開始和「苦差事」畫畫上等號,往後就需要依靠更多的外在動機來驅動。

但凡與外在獎勵有關的,包括得到和給予,務必小心。也許你能為自己或別人帶來的最大獎勵,就是發自內心主動去做某件事的快樂。— 📖

這個效應,也讓我想到這或許導致「無功不受祿」的心態更堅固地存在於我們意識中,不太相信好事可能降臨,除非我們付出心血,不然就算幸運之神到來,或者媽媽今天就是心情好,沒有管你寫作業,但這一切還是讓人充滿懷疑、或帶著罪惡去享受。可運氣真的是實力的一部分,不總是要苦哈哈的才有資格擁有。

【 制約 】

看完過度辯證效應,別誤以為獎勵不該存在,紅蘿蔔和棒子不可能消失,但使用頻率是關鍵。

作者以訓練狗狗為例,假如在訓練狗狗「握手」這個行為,每當狗狗成功完成動作,主人都會獎勵他小點心,直到主人自覺訓練已經完成,應該不需要再給小點心了吧!則狗狗握手的行為會瞬間消失。

但總不能一直給下去吧?

適當給予獎勵在學習過程中還是很重要的動力之一,如果給獎勵就會引發「過度辯證效應」效應」,導致他人擺爛,這也太嚴重了吧?又或是給了一次,就表示要一直給下去,這應該也不是給予者的本意。

所以當主人停止獎勵點心,狗狗的行為消失,該怎麼在接下來的過程中,讓狗狗重新恢復「握手」的行為?

讓狗狗「偶爾」還是能得到獎賞。

the jetsons hello GIF

假設狗狗經常伸出腳掌,但只是偶爾才能得到獎賞,則牠就會一直懷抱著希望:「只要繼續這樣做,總有一天我還是會得到好處的!」同時把「沒有獎賞」當成是家常便飯。

直到某天主人拉長給予的時間(或是真的就開始不給了),對狗狗來説,他們可能會把這段時間當成是較長的「(獎勵)間歇」,繼續握手。

從狗狗的故事中,也就是心理學上「制約」的概念:

🐶 如果你想教會別人一件事情,透過不規律的「間歇」獎勵方式,可以讓你希望對方「養成的行為」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。

如同在久久一次的大考中獲得肯定、馬拉松比賽中的補給站,只要在賽道上維持偶爾出現的獎勵,選手就會邁開步伐。

🐶😈  切忌把間歇用在懲罰上,假如今天一件你很在意的事情發生了,比如說小孩每天都不寫作業、團隊成員總是無故遲到⋯⋯,一開始你期待他們自己知錯能改,直到你忍無可忍突然火山爆發,心想說:「這次怕了吧!」

結果是,這個行為只會更頻繁地發生。

偶爾拿出棍子和經常餵食紅蘿蔔沒有兩樣 — 「間歇性的處罰」與「間歇性的獎勵」,都是最有效的獎勵形式。 — 📖

既然每天遲到久久才被罵一次,比例上來說好像也還好?

況且還可能完全不會發生,何不賭一把,長期下來,被唸個幾次我也還算是有賺到。

在意的事情要前後一致,獎勵時要拿捏頻率。

學會這個心理學效應,如果你常常被說很愛唸,下次可以跟對方說:「因為這樣才有效!」

(開玩笑的,碎念的殺傷力應該不只是心理學的範疇了 🤭🤭🤭 )


結語

「我沒有偏見啊,我只是表達我的想法而已。」

「我有偏見。」

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帶著偏見,那些沒有表達的,被壓抑住了,日久因此忘記問自己的想法是什麼;那些表達了的,被接受或不被接受,記得這可能真的是我們的偏見,聆聽多元觀點。

保持警惕,特別留意這些偏見,不會因為我們有壓力,或者為它們找到一個合理證據時爆發出來。 — 📖

承認偏見的存在,才有機會消弭偏見。

閱讀心理學叢書的過程很有趣,不斷打開未知的自己,也思考與日常關係經營、職場團隊管理、跨域合作等議題間的關聯,生活就是演練場,一定有可以派上用場的地方。

學習這些訣竅,就像有了一本使用說明,窺探自己,接觸自己的感覺,最大化自身優勢,把尋常日子過好,在迷路時找回方向。

也窺探他人,讀懂內心戲,破解相處上的難題,掌握心理陷阱,預防被伎倆操縱,保護自身權利,維持人我之間的平衡,為世界和平盡一份心力。

最後,希望所有人都能運用拼圖法,讓社會成為一張通力合作拼出來的拼圖。 — 📖

Peace out,

vvv ✌


社群導讀版

歡迎收藏分享 💞

v.

自覺是 I 但怎麼測都是 E 的 6/3 人 👩🏻‍🚀
「人與數位產品間存在的關聯 ⎯ 我們皆面對變化莫測的外在。」
在生活中實驗產品管理方法,將科技產業管理瞬息萬變的實用知識,轉化為可應用於日常通識資源。
當改變得以控管,人生的畫布就能多一點想像空間 🧋

繼續閱讀 Related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