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想換工作」「我想轉換跑道」「我想去學一些新東西」「我想搬出去」「我想⋯⋯」
「最近工作超煩,我主管⋯⋯那個誰誰誰又⋯⋯」「我也是!!最近(鳥)事一堆⋯⋯」
聚會中,每個人此起彼落分享自己的想要,順便吐一下苦水,但是,常常一年半載過去,問題和話題彷彿被按下循環鍵,當有人認真關心起某件事的後續,「阿~其實現在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啦⋯⋯」
以上場景大家應該都不陌生,適度的排毒活動有益身心健康(笑),不喜歡現在,世界之大,卻還真的不知道可以去哪裡,比起走向未知,現在的已知即使不滿意,至少不令人害怕?
仔細剖析,也不是真的不想動,實在是背後動力(拉力)不足,因推力而做出的決定衝動佔比居多,幾次經驗下來學乖了,結果變成少了衝動,讓人心跳加速躍躍欲試的激動看似可遇不可求,久而久之一切略顯無奈,卻也說不出有什麼問題。
之前在分享一些資訊時,不少讀者問到關於我平常的資訊攝取管道,或者提到在畢業後,嚐到自由誠可貴的滋味卻不曉得如何探索職涯,替自己安排學習路徑。
學海無涯,工作後越加覺得進到社會才是有效學習的開始。曾經以為自己是個不愛唸書的孩子,卻在轉職後開始主動買書、註冊課程。所以,當內心想改變的聲音蠢蠢欲動、也想要信它一次時,我們可以從哪裡下手,讓更多事情成為已知,讓腦袋能夠勾勒出可行的想像和方向呢?
舒適圈真的存在嗎?
面對這樣的困境,我們常聽人家說要跳脫舒適圈,但我也發現,對「不喜歡現況」的許多人來說這更像一句不確定該怎麼行動的標語,一句好像要做點什麼大事才算數的迷思,又或是會想:「生活根本一點都不舒適啊,誰說我舒適了?」
舒適圈
從字面上來看每個人各有解讀,而「跳脫」往往容易讓人有「捨棄」的誤解,導致在成本上感覺很花力氣;從 Wiki 定義 來看,它是一種心理狀態,在這種狀態下,不確定性會降到最小,我們對身處的一切感到安全可控。
然而,這種安定或許存在某個當下,不過人的慣性是看向未來,緬懷過去,活在當下反而需要提醒自己,若我們看向其他時空維度,這種舒適感仍舊存在嗎?若把範圍縮小到工作,應該就更難只看向眼前的安穩了。
現有的舒適,真的舒適嗎?
有趣的是,對想跳脫舒適圈的人而言,原本的生活不一定讓他感到舒適,現實情況反而是在感到不適時才想要掙脫;就算沒有想要跳脫的打算,生活本是種動態平衡,許多人依舊得付出努力才能維持在一定水平(至少不是往下墜落)。
不管舒適圈帶給你的感覺是什麼,在自我實現尚未圓滿前的成長階段,多數人其實對生活是還不夠滿意的。
正因生活不容易,所以讓自己舒適不好嗎?跳脫,即使過程會有不適,終極層面,不也是追尋另一種可能的舒適嗎?
這也是為什麼比起跳脫,我更喜歡「擴大」舒適圈這種說法,如果可以的話,甚至不傾向用「舒適」去任意框架現狀。畢竟每個舒適都可能是經歷極大的不適才爭取而來,我們沒必要勉強自己跳離開,或是用略帶譴責的角度去看待努力昇華而得的狀態。
在低潮時單聽到跳脫二字,更會有種手上僅有的東西是不是也要被奪走的感覺,在此情況下,會錯意跳脫舒適圈就是要做什麼極端的事情、犧牲掉什麼,把重點看向「不舒適」的驚慌感(或既視感),於是以不變應萬變就在所難免了。
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
Not choosing is still choosing. — 法國哲學家沙特
但,即使選擇不做改變,也已經做出了把選擇交到別人手上的這個選擇。
天有不測風雲,偏偏不選擇又是我們常做的選擇,這不是誰的問題,而是大腦的特性,201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Richard Thaler 用「禀赋效應 Endowment Effect 」、「可得性捷思法 Availability Heuristic」、「現狀偏差 Status Quo Bia」解釋這種人類慣性,有興趣的可參考這篇文章:
🔗 害怕改變、跨不出舒適圈,其實都是大腦在搞鬼!這3種心理作用讓我們無法保持理性...
在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》這本書中提到,我們會不斷比較「自己對某項活動的努力程度」(難度)和「自己有多少動力去做那件事」,當你覺得努力超出動力時,就會放慢腳步,直到兩者達到平衡。所以,動力越強時,願意付出的努力越多。
因此本質上讓自己舒適不是問題,痛苦的是當你心裡有一股聲音時卻被大腦矇住,覺得要花的力氣遠超過目前所擁有的動力~好累!但凡只要對理想生活有所嚮往和追尋,這個聲音就會如影隨形,多數人還是希望在確定魚與熊掌還能兼得的情況下,鼓起勇氣去做一些暫時還不擅長的事。
適,也不適
舒適圈,對我來說更像是心態層面的議題,歸根究底,核心精神旨在勇敢嘗試。因此撇開對舒適二字的迷思,我自己會從三個面向來檢測:
❶ 當我看向未來時,是否保有危機意識
❷ 身處當下,我有沒有持續維持新鮮感和挑戰度,對未知保有探索的慾望
❸ 察覺上述兩點進入停滯並且自覺不適時,我有沒有主動試著突破改變
基於以上,我們會不斷擴大擅長的範圍。
想要前進,要馬降低挑戰難度,或者提高動機。
如何行動?
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無法想像(缺乏目標),而日常攝取的資訊來源就像在幫助我們建構更大的世界觀,以前不知道有這個選擇,現在知道了,這時改變不是半途而廢;以前不知道自己對某個領域會有興趣,看著看著,好像還真的看出一點感情,這時改變是基於我們不再從主觀的角度去判斷喜不喜歡。
所以,我們要做的不是直接跳離開當下,而是慢慢在生活中加入一點變數。在回答自己不喜歡這裡但要去哪裡前,建議先從每日資訊佈局開始調整,以吸收為始,當越多事情成為已知,想像就會變得具體,讓自己成為能夠推演預測的先知,到那時就會看到各種可能性,為了看見的美好集滿勇氣。
每日/週 — 打造個人化報紙
社群媒體出現後,全球每日花在滑社群的平均時數逐年增加,每人日平均至少 2 個小時起跳,我們的資訊來源變相被演算法控制。
記得小時候家裡每天都會買一份報紙,到現在還是很喜歡透過紙本閱讀,除了紙的觸感無可取代,過程中不會有標題殺人、大量農場文、雜亂的廣告、像蜘蛛網般精心策劃的內容陷阱,可以心無旁騖地先閱讀完畢,針對有興趣的議題再從不同觀點延伸瞭解。即使已經不會再買報紙,但雜誌類型的期刊專欄還是有同等功效。
有了社群,報章雜誌逐漸式微,我接觸資訊的 user journey 變成:
而且這些好像也不是我本來想要看的東西,雖然無意間滑到還是會因此遇到意料之外的好內容,不過,若不想被演算法帶風向,閱讀習慣勢必要重新養成,於是我開始製作每日的個人報紙 — 讓我能夠在專注狀態下,主動輸入有用資訊的管理系統。
✹ 短時間瀏覽:善用新聞閱讀器(News Reader App)
主流媒體之外,每個職業領域和產業類別都會有資訊領頭羊,以科技產業來說,The Verge、Engadget、數位時代等都是我常看的,直接到官網閱讀是最完整的,但比如通勤、在短時間內想要集中閱讀就不是這麼便利。
新聞閱讀器推薦:The 10 best news apps to stay informed without all the doomscrolling
在眾多閱讀器當中,我最後有繼續使用的是 Pocket 和 Google News 的 App。
Pocket 可以跨裝置暫存想要「稍後閱讀」的文章,也可以把我常看的網站統一編輯成清單,用標籤 (Tag) 管理。但是,美中不足的是在使用者體驗上,主觀感受覺得不是很順手,所以使用頻率不算最高,最常用的功能是暫存。
Google News 則是可以直接追蹤我常看的媒體源,幫我綜合整理成一份專屬動態牆。
另外,在用電腦時,我也滿喜歡直接把 Muzli 設定成瀏覽器預設畫面,每次開新分頁,都可以順道瀏覽 Muzli 為你整理的精選內容。Muzli 是許多設計師愛用的靈感來源,不過在新聞閱讀器的推薦中比較少上榜。
但要把它當作閱讀器也是非常 ok 的,雖然沒辦法像 Google News 那樣自訂媒體源,可是對於會從國外媒體獲取資訊的讀者來說,Muzli 已經預設收錄許多知名網站,包含主流媒體、設計、科技和商業領域等,可以透過開關來管理訂閱。
✹ 系統性整理:Notion
雖然上面的閱讀器都能做到文章珍藏,但回到資訊管理,比起分散在不同 App,我還是傾把它們整理進 Notion,作為統一入口,未來無論寫文或是查找,都能直接在一個地方搜尋。
加上 Notion 客製度高,又是日常主用工具,與文章相關的延伸筆記、思考脈絡我都會在 Notion 上進行,閱讀器則用來暫存、瀏覽。
整理到 Notion 的好處包含但不限於:
❶ 分類移動都很方便,相關資料能夠彼此關聯
❷ 客製度高,自定義筆記模板
❸ 可用來規劃個人資訊菜單 👇
以前,我很容易會滑到某篇文章就開始讀起來,結果放鬆時光就這樣沒了,這還是好的情況,許多時候真的會感到資訊有夠爆炸,而許多內容其實是可以被過濾掉的,不即時看也不會怎麼樣,只是當下看到,會因為怕忘記、未來找不到而無意識地被演算法牽著鼻子走。
後來,我改變閱讀習慣,善用 Notion,把想要看的文章存放到某個清單中,尤其是需要花時間閱讀的議題等,包含在閱讀器中的暫存清單,一起在之後安排閱讀時間。
如此一來,我的瀏覽器頁籤不會累積到 100 多個,閱讀器可以定期清理,重要的資訊都有留存,從內容進到 Notion 的那一刻,思緒也有處安放,等到表訂的閱讀時光再細細咀嚼。
✹ 職場最接地氣:LinkedIn、Twitter
上班族常見的症狀是當拿到 Offer 後,下次再更新履歷,就是再找工作的時候了。
不過好機會是隨機出現的,人脈平常就要經營,LinkedIn 是時下跨國內外的職場社交集散地,如果沒有使用過的,可以把它想像成專業版的社群媒體。
在上面,你可以追蹤有興趣的企業、CEO、創辦人或員工,比起媒體轉述的二手資訊,可以直接看到管理者的第一手觀點、各種職能潛在的職涯軌跡,也會有獵人頭熱騰騰的徵才資訊。總言之,打開 LinkedIn,不太會看到廢文,同樣的,我們也可以在上面建立自己在專業領域的曝光度。
另外還有 Twitter 也是我們可以善加利用的平台,有時候真的太忙,把推播看一下至少能速速跟上有興趣的產業大小事。
✹ 社群的正確開箱:Instagram
隨著知識型創作的多元化,Instagram、臉書社團也成為大家接收資訊的主要來源。我自己是習慣區分用腦模式,無論放鬆或是專注,都能最大化降低干擾。
所以以 Instagram 為例,我會用另一組帳號訂閱所有與知識相關的內容,在這個模式下,Instagram 就也成為我的另一個閱讀器。
如果常常想耍廢滑社群,卻被混亂的動態牆弄得心煩意亂的人,也可以試試這一招!
加映小秘訣
❶ 營養均衡,多元化攝取
一開始先針對有興趣的領域開啟通知,再加上一些不排斥的其他領域,慢慢讓資訊觸角多元化。
❷ 小步快跑,積少成多
資訊混亂就容易有爆炸感,閱讀習慣就和運動一樣需要適應,每天先從 3-5 篇開始,到 5-10 篇,越看越快時就可以持續往上增加。即使現在,我也會把排好的量看完就先結束,不需要對剩下的感到焦慮,它們都被排好好的,我們要關注的是長期下來的數量也是很驚人的!
❸ 自我覺察,記錄日常
為了讓資訊的輸入更有效幫助我們規劃未來,閱讀時若察覺到重複出現的主題,先記錄下來,這些可能是最近的趨勢,閱讀過程中,帶著意識觀察自己有興趣的主題,當職涯有轉換需求時,綜合前者的趨勢和個人興趣,這或許就是我們可以考慮的方向。
❹ 內容為主,語言其次
以科技產業為例,海外媒體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還是有更多選擇,許多中文文章都是在隔日直接從外文翻譯而來;內容創作者的個人色彩鮮明,有更多從獨立思考面向切入的觀點,不少見中文版的知識內容也是從英文資訊整理出來的。
若覺得英文閱讀起來相對吃力,可以在瀏覽器安裝翻譯外掛,別讓語言成為好內容的阻礙。
每月/季
社群讓我們好像大概知道發生什麼事,但要知道這些事為什麼發生,就需要從不同觀點來避免自己用過度扁平的角度做認定,透過數據輔助,做出客觀判斷。
趨勢是長期發展,因此每個月結束時,我會從日常觀察中,找出有興趣的主題深入瞭解。許多管顧公司、輿情分析、數據平台都有在做定期更新,用數字說話,角度更中立。
若還是不知道要從哪個領域下手,這些平台的官網上都有分類。
雖然研究報告類型的文章都會滿長的,但可以訂閱電子報,寄來的都是摘要版本,許多精華已經在裡面。
舉凡職場合作、管理上會面臨到的世代差距、價值觀變遷等,上面的電子報中,像是 Mind the Gap 是針對 Gen Z,而 Data Points 則是每週透過小測驗來考驗自己對時下議題的敏銳度,搞不好哪天會出現在面試考題中也不一定。
其他人才網,像是 Glassdoor、Alpha plus 等,BBC 也有關於職場的專欄 Work: In Progress:
年度回顧
展望未來
今年以來,疫情看似告一段落,全球不景氣、能源危機、AI 有可能統治世界 (?) 等事件又接二連三襲來,而這只是開端,不少資訊都在示警:這還不是最差。
不過,谷底雖然黑暗,一點光源就足以照亮周遭,威脅重重,卻也存在更多待定義的缺口。
有感於科技和社群對世界帶來的影響,現正是職場文化新舊價值觀交替的時代,轉職、跨領域盛行其實也就近幾年的事情,對已經進入職場一段時間的 X 和 Y 世代來說也在不斷適應中。從工作者視角,我們有更多發聲管道,但傳統所謂的鐵飯碗、穩定的工作不再是永久保障,景氣說變就變,卻其實也有跡可循。
即使擁有正職工作,多方探索、開拓技能就如同在替職涯買保險;相比節流,我們更要尋找開源的方法。
陸續進到職場且正發揮影響力中的 Gen Z,已經提前接受這個觀點,身為數位原住民,成長過程直接接觸來自全球大環境的局勢動盪,卻也更具多樣性,不相信什麼天長地久,積極創造多種收入來源。根據市調公司 Kantar 的數據顯示,40% 的 Gen Z 至少擁有兩份以上的收入來源(能夠創造收入的副業/角色),在所有世代當中是比例最高的一群人,傳統上對於「正職工作者」的角色期待,必然有一波思想上的蛻變。
🔗 延伸閱讀
The rise of the Gen Z side hustle
40% of GenZ are hustling, not “quiet quitting”
接受變化是隨時在發生的,永不止息,擁抱創新,也要保持警覺。我們無法穿越世代、走訪所有產業,關於職場,各大機構會釋出年度趨勢報告,我們可以藉此驗證過去,假設未來,打磨個人判斷力與直覺,學習駕馭變化。
雖然趨勢預測的反應需要時間,往往不是立即滲透進各行各業,但顯示了目前職場重視、且正在轉型的方向。
Deloitte 每年初都會發表一份全球人力資本趨勢報告,其他以職場為主要服務領域的人力平台,像是 Indeed、Glassdoor,還有績效管理顧問公司 Gallup,也各自有相關的研究報告,對於管理者,也會更加瞭解工作者在意的價值是什麼。
以近年來的各大趨勢來看,許多現象在疫情前就開始發酵,只是疫情變相成為加速劑,因此即使疫情結束,這些面向還是會順勢發展下去,包含:
❶ 人才條件:技能 (Skills) > 職位 (Position) ,擴大合作夥伴生態系
因應科技發展,新興工作機會崛起,正規教育很難即時涵蓋完整職能,更多需要仰賴個人的自學能力,再來才是企業培訓。
以正職員工來說,人才決策也更看重專業以外的技能與變化能力,確保公司在快速前進時,隨時有牌可打,並且將人力資源延伸到組織以外,自營工作、外包、約聘、接案等工作型態都會比以往更加活躍。
❷ 工作模式:消弭界線,敏捷 > 繁文縟節
轉型持續發生,過往找工作時會清楚定義 R&R(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角色和職責),這不是說未來的分工會變得不清不楚,在合作上明定界線、建立流程方法一樣重要,只是這些界線和方法會比過往更頻繁地與時俱進,過度遵守陳規反而會限制創新和導入變革的敏捷性。
角色價值也不再由雇主單方面開出條件,有些新職缺型態會更需要雙方合力摸索,站在雇主立場,也會期待看到求職者具備跳脫框架、人性關懷、快速學習的人格特質。
❸ 多元共融
相較於傳統價值觀中工作者的角色被動,既然正職不一定是新世代工作者唯一的選擇,它們更在意工作之外的意義與熱情,包含企業和個人間理念的契合度,都是決定是否接受一份工作前會考量的面向。
多元共融(DEI, Diversity, Equity and Inclusion)是近幾年提倡的新職場文化,也是企業和工作者要共同努力才能邁向的目標。無論從組織角度抑或團體合作,我們都應該擁抱人的多樣性,支持與自己不同的其他價值與背景,接受人立體的樣貌,明白自我的獨特性不等同人設,或可以任意為誰/被誰貼上標籤,正因為多元,才完整。
❹ 職涯非線性發展,忠於自我 > 工作
工作之外的意義,還包括生活品質、人生價值的追尋。在動盪環境中,既然正職工作能給的保障不再絕對,新時代工作者更不會只忠誠於單一工作,而是同時為自己規劃多種可能,保有職涯彈性。
以前轉換工作的想法可能會覺得兩者間一定要有連貫,不然怕被說「心不定」,因此有許多人在選擇科系後,就變向自我定型。回到擁抱多元性,現在和未來,雇主更在乎的是你做這件事的想法,從中的獲得?
另外因為種種原因而發生的「職涯暫停 Career Break」,也比以前來得普及,超過 1/3 的 Fortune 50 企業開始提供 Returnship 的職位類型,幫助工作者在休息後重回職場。
結語
放下手機,才能聽見自己
「想要改變」是一種抽象的想法,讓自己常保在資訊有輸出、也持續輸入的狀態,終因瞭解而具象。
不過,瀏覽時我們看向的都是外在,最後還是要回到自我對話,分清楚哪些想要是來自社會框架?哪些來自自己?心跳加速的感覺是可以主動創造的。
透過資訊吸收,我們不再深陷眼前的泥淖中無法抽離,從所處社會框架中接觸到那之外更大的框框,知道什麼權益該享有、哪些價值是自己在意的、要遠離哪些不合理性、哪些面向其實難能可貴,心態強健地成長,規劃合適的職涯道路。
工作上確實存在許多無可奈何,消減掉工作者下班後做其他事情的體力,成長過程中,在許多決定上我也是衝動行事的叛逆角色,不過現在想想,在不需要擔心收入的時候,卻也是最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狀態。
無論是在學期間接觸其他科目,還是出社會後對其他領域抱持開放態度,不管怎樣手上都還有一條魚。水族箱外的世界就像沙盆,任何事情都有機會重新開始,創造自己的平行宇宙,在那裡盡情試錯,不怕失去。在這種壓力較低的狀態下培養動機,評估可行性,小步試驗,然後轉移。
相比無可奈何,許多改變則是突如其來,猶如 AI 的快速演進,世界的確以超乎預期的速度在前進,對工作者來說,或許還不一定感受到切身相關的影響,但在我們樂觀享受科技發展、各種便利性帶來的效率加乘,也要時時觀察趨勢走向,發展其他能力,並且對於悲觀可能發生的事情抱持危機感,為來自外在、或是內在嚮往發生的變化預作準備。
You do you,
vvv ✌️
社群導讀版
歡迎收藏分享 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