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一篇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》休息是一種策略規劃,不是身心俱疲後的解藥 中*,我們聊到如何善用剛剛好的壓力,變成刺激成長的強大動力,同時還能顧及健康。
但是對於目標導向的人而言,要這群人休息反而比要他們努力還更難執行,而我本身也是進入認真狀態就會不小心忘我的人,內心嚮往樹懶的從容,卻總是活成一隻獵豹。把書中希望用來謹惕自己的觀念透過書寫銘記在心,也理出過往盲點。
寫作雖難,但強迫自己休息,等到隔天再寫,更加難熬。— 海明威
*為了更有效的閱讀體驗,此文分成上下兩集:
《上集》休息是一種策略規劃,不是身心俱疲後的解藥
聚焦在前往目標途中最重要的夥伴 — 如何自律?
接著認識成長公式中,壓力和休息各自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。
《下集》不要讓身體來告訴你累了
分享最好的休息方法,因為休息時不是什麼都不做,也不是做什麼都有效;
學習如何設計專屬的每日運作模式,達到制約自己去執行的效果,讓潛力如期發揮;
最後,尋找自己的使命並且善用它來創造突破自我的力量。
Burn out
如果以 22 歲畢業的時間軸來看,前幾年會經歷一段拿回自主權、驗證過往、然後校正定位的探索。25 歲之後,開始相對熟悉社會這套生存遊戲,於是開啟加速鍵,無畏地奔向腦中對於三十而立時該有的所有想像。人人都說 29 歲時會很衰,但我更覺得那時的許多低潮,是來自於過度急著證明一切,大腦下意識會用檢視的角度來看待所有事情還不夠完美的地方,把最後一點力氣榨乾,死命填補。
但,30 歲其實也就是物換星移下的一年,對我,還是疫情進入爆發期的一年,還是身邊突然流行起自律神經失調的一年。朋友間的對話突然從「欸等下要去哪?」變成「欸你最近有沒有覺得哪裡不舒服?」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一種感覺,當你還沒經歷過某件事的時候,身邊所有人好像也都一樣;當你經歷之後,突然走到哪,都會碰上和你談起這件事的人。
在我三十而已的歲月,不曉得是不是某種物以類聚,我們 burn out 了。
我發現不少人已經 burn out 許久,但沒有出口;不少人正在 burn out 的過程,但繼續被壓力推著向前,深怕被貼上爛草莓的標籤。有時候你主動談起,其實會幫到其他人 — 那些原本以為孤軍奮戰的,突然在群體中獲得支持。
如果早知道,或許可以提前預防,但人的韌性和爆發力,往往也來自於相信自己可以 break the rules,還沒發生前,有些話聽起來就像在說教。
我還是享受挑戰的信仰者,但其實只要稍加一點意識去覺察身體的聲音,用對方法取代光靠熱血燃燒,在喜歡的事情上面就會走得更穩更久。長期過勞,有可能會讓你在未來某一天要花更多時間休養,承擔更多風險 — 熱情依在,心有餘而力不足,或以為熱情消磨殆盡,但其實是身體在抗議,只好與所愛擦身而過。不管哪一種,都影響到你的人生表現和選擇。
所以,在心態轉換之前,我們要先找到調整作息的原動力,為什麼這件事情很重要?
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》這本書帶我們從科學角度找到答案,以及動力出現後該怎麼有效運作。
不過這一切有個前提:你有想要努力的目標。
所以這本書和這篇文章的最後,也會淺談該如何找到使命並且善用它。
休息時,大腦其實在思考
根據研究,大眾普遍認為什麼也沒做時,大腦是處在關機狀態,但其實就算我們自認處於非常平靜的狀態,像是神遊、睡覺等等,大腦還是非常活躍,並非無所作為。
大腦休息時仍十分活躍。
— 1929 年德國精神科醫生 Hans Berger 運用腦波儀(EEG)進行的研究發現
2001 年,神經學家 Marcus Raichle 把大腦休息時所出現的狀態稱之為「預設模式網絡 Default-mode network」,也就是潛意識。
在他的研究中觀察到,當參試者費神專注時,預設模式網絡會停止,交棒給「任務正向網絡 Task-positive network」,這又可被看作意識大腦 — 我們能夠自我察覺的動腦行為。
這個結果的重要性就在於,許多創意都是在無意識中,當潛意識被啟動時誕生的。
潛意識和意識
意識是一種「若⋯⋯則(If…then)」有邏輯的線性思維,潛意識則打破線性思考,隨機讀取意識大腦觸碰不到的部位。
我很喜歡書中的比喻:若把意識想成高速公路,潛意識就是旁邊的森林,這是創意藏匿的地方,當我們用意識在思考時,潛意識就在旁邊伺機而動。
正常情況我們仰賴邏輯解決事情,但若一路鑽到邏輯底層,變會陷入單一思路;潛意識則幫助我們跳脫主幹線,讓大腦有機會在跳躍性思考下重組資訊。
在專注學習一段時間後,這是給大腦融會貫通的時間,創意發想也一樣,只有讓大腦暫時休息,潛意識才有機會運作,產生全新見解。
創意發明大多是循著一套標準模式而出現,就像運動員成功秘訣在於暫時抽離體能訓練一樣,激發創意的秘訣也在於暫時從竭力思考中抽離。— 📖
Brainstorming
在認識意識和潛意識後,這讓我想到工作上常有的腦力激盪(Brainstorming)會議,團體 Brainstorming 的精神在於,針對當日主題各自在與會前就有所準備,在會議中激盪出更多火花。
有時被邀請參與到缺少事前規劃、過程中也沒有明確主持的會議,大家會集體到開會時才兩眼放空盯著白板「亂想」,結果就是會議時間無限上綱,不然就是沒有結論。
儘管我們清醒的時候經常在動腦思考,40% 以上的創意是出現在休息的時候。— 📖
也就是說,繆思女神不會在你盯著白板時造訪,在會議室苦思的創意往往不是最好的。每個人潛意識運作的情境不同,以知名導演伍迪艾倫為例,他的點子總是在洗澡時來訪,發明家愛迪生仰賴睡午覺,我自己常在看電影、逛街的時候跟一休和尚一樣「叮」一聲出現好主意。
由此可見,靈光乍現的時機點總是很奇怪。所以在腦力激盪前,最好先把用意識思考所做的準備和潛意識出現的靈感彙整;進到會議後,有時會集體進入思緒凍結,比如選定點子往下探討時才發現不對勁,常見的失誤是礙於沈沒成本而繼續硬想,漸漸被邏輯蜘蛛網困住。這時與其在會議室愁眉苦臉,倒不如給大家一段冷靜期。
回想幾次默契十足的會議,有人會突然去茶水間裝個水,有人去外面走幾圈,果不其然在回來時大喊:「我想到了!」
放鬆的大腦會探索新奇的點子;忙碌的大腦只會尋找最熟悉的概念,那些概念通常也最乏味。
— 《放空的科學》無所事事可能成就大事,你相信嗎?
忙得正起勁時,什麼時候該停下?
還是學不會~🎵 當你努力思索還是百思不解的時候。
在上集,我們聊到建設性挫敗,聊到在我轉職初期,從加入當時產品團隊,不出幾個月,就在日常挫敗下進到撞牆期。那時我自己的認知是,我在思考程式脈絡的方式,和在傳播領域相對開放且允許跳躍性思維的模式很不一樣,和機器溝通所需要的精準度,與人相比也是完全不同層級,與主管幾次深談後,他指出原因在於思考訓練。
後來碰巧團隊出現 UI/UX 的空缺,也是我原先想挑戰的職位,於是主動舉手說要嘗試,進到同時身兼工程師和設計師兩種角色的階段,條件是比重不是 50% 50%,而是 100% 100%。我一口答應,就算要付出百分之兩百的力氣,也要接下這個挑戰。
運行一兩個月後,沒想到的是,我在面對程式時變得沒那麼抗拒,那個線性發展就像前面一直持平,突然在某個點往上升,我看得懂文件,也慢慢能自己去找線索。
根據這本書的概念,當你自覺很努力但還是無法有所突破時,先去休息,讓大腦有機會將你吞下肚的知識點相互連結,爆炸性的突破或許就發生在你放鬆之後。
當我同時開發又設計,雖然總開玩笑說這是多重角色的特權,能夠在不同世界和思考方式間互相逃離,但也許就是這種抽離,即使在開發場合中感到挫敗,我也不會有太多時間停留,下一場會議馬上繼續針對產品流程、視覺去做探討。於是我開始有了一個優勢是:我瞭解產品,瞭解使用者會怎麼使用,瞭解我們怎麼設計去符合這個需求,對產品全貌有概念後,這時在切換回身為工程師所被分配到的任務,我便能抽象化這個功能的不同面向,它不僅是「若⋯⋯只能這樣」,反而變成「若⋯⋯能這樣⋯⋯還能這樣⋯⋯」,剩下要做的就是找到對的寫法,具象表達出來。
程式本就是一個開放收斂的過程,只是原本的我被困在細節而不自知,也因為百分之兩百的力氣,不能在任一角色中得過且過,建設性挫敗依舊持續,只是變相的因為外力而得到抽離的機會。
在自身看到轉變,我更相信學不學得會一項東西和天份沒有直接相關,也和普世價值用來判斷你是否擅長某一領域的關聯性沒有絕對關係(像是數學不好程式一定學不來之類的標籤),而是動機,還有腦中的結需要被打開,暫時的三分鐘熱度(放棄思索)會為你帶來更多驚喜,「學不會」的聲音很可能又是大腦在過度保護。
潛意識是極其強大的力量,彷彿你花心思研究的唯一原因,就是為了替從研究中抽離之後所發生的一切,預作準備。
— 數學家 高斯
聰明使力,設計每日菜單
「壓力+休息=成長」是這本書的核心公式,施壓時專注在該忙的事情,放鬆時專注在休息的當下,說得容易但做起來難,最理想的情況是我們內在就具備隨時開關的機制,再不然就調整環境,雙管齊下。
內在
冥想
越容易進入心流越不會受到影響,透過冥想訓練深度專注力
我在《為什麼我開始冥想?》一文中曾分享我接觸冥想的經驗,本書中也引用 Google 成立初期的例子,當時 Google 面臨的威脅是在熱情燃燒之後,員工出現過勞現象,再這樣下去勢必影響創新。當時 Google 決定導入正念冥想課程,協助員工從高壓緊繃狀態中關機放鬆。
當心情緩和後,思路就會清晰,注意力也更集中,冥想還能引導我們從不同視角看待問題,秉持中立性觀察自我,從每天 1 分鐘做起,短短幾週時間,我自己就有察覺到內在的改變,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這篇文章,裡面也有適合入門者的工具推薦。
為什麼我開始冥想?使用起來跟名字一樣平靜的 Calm 魅力何在?
如果從科學角度來看,冥想的巨大效益在於它會增加我們腦中前額葉皮質的灰質,前額葉皮質是大腦的控制中心,主管理性、高階思考,讓我們面臨外在壓力時能夠沈著以對,而非訴諸掌管情緒反應的杏仁核去進行本能反應,未戰先敗。根據神經學家的說法,這是一種「杏仁核劫持 Amygdala Hijack」— 情緒凌駕大腦,無法關閉壓力反應。
專注,大腦就能平靜對話。— 📖
這也是為什麼長期在冥想訓練下的人,在接收到痛楚、驚嚇等較大情緒刺激時,他們能迅速轉移專注標的,判斷情況後主動「切斷」杏仁核反應,不會讓自己持續被情緒籠罩。
應用在生活中,我們就擁有控制壓力反應的主導權,當你足夠專注,就會忽略挑戰過程中的不安,因為你的心力全都放在「完成任務」上,這也就是所謂的心流狀態,休息時亦然。
外在
不要等心流來找你,而是去創造它。
雖說冥想的好處多多,但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進到如冥想大師般不動如山的境界,還沒修成正果前,就需要從日常所接觸的外力下手,設計自己的最適合習慣,歸納書中建議,我把它們分類為下面四個面向:
❶ 化境
一種特定的心理狀態,不為錯誤糾結,不因外在反應(如:群眾)而分心,在這個理想狀態下,你會停止思考,上場表現變成自動化。
上台報告、表演是許多人的罩門,那我們把場合擴大到考試、創作等,這都是需要在事前努力,希望在最重要的那一刻發揮實力的活動。不過單純「希望」還不足以讓願望實現,常見在臨危不亂的表演者中的做法是:營造幫助個人充分發揮的特定情境。
就像 10 分鐘後就要進考場,這時要把筆記本拿出來提醒自己,還是到旁邊活動筋骨?
在簡報前,是要背下稿子,還是謹記要點,讓思緒引路?
答案沒有對錯,純憑個人習慣,但我的經驗是,若在緊要關頭前死命硬記,這時只要發現有個地方沒記好,就會自亂陣腳了,倒不如善用前面提到的潛意識,在這十分鐘內把它召喚出來。
畢林斯利(知名歌手 Taylor Swift 的鼓手)已經知道怎麼打鼓了,演出前再以 30 分鐘練打鼓不會有太多的助益。演出前的目標是盡量讓思緒變得單純,練鼓反而可能讓他分心。暖身的時間最好是用來讓身心進入化境的狀態。— 📖
因此「營造特定情境」指的是,培養一套自己的「慣例」,善用一致性和重複性帶給人的可預期感,在不安中製造安心的元素。這可以是考數學前都吃一樣的早餐、上台報告前都喝一杯咖啡、創作前先跑步半小時⋯⋯等,如果不想要臨場表現失常,可以試試這個方法,讓你提前透過暖身進入專注模式,等到上場那一刻,身心已準備就緒。
一致性是打壓恐懼的另一種方法。
— 奧運馬拉松金牌得主 Frank Shorter 回憶錄《我的馬拉松》
❷ 情緒管理
投入需要解題及發揮創意的重要活動之前,引導自己進入好心情,有助於提升表現。
在第一點講到暖身活動,但要怎麼選擇?
選擇那個讓你擁有好心情的活動。
以 Google 內部正念先驅陳一鳴為例,他在開會前等待大家陸續進場時,會留意每個人身上潛在的優點,比起視作競爭或威脅,這幫助他有效進入積極合作的心境。
一樣有科學佐證,在西北大學實驗中發現,參試者在解題前的心情好壞,會直接影響到大腦運作;看 YouTube 上的爆笑影片,也有助於提升動腦任務的表現;運動科學家 Samuele Marcora 博士的研究也指出,當自行車手邊踩自行車時,分別在他們眼前閃過快樂或悲傷的表情畫面,看到快樂表情的車手表現比看到悲傷的車手還要好 12%。
下次有重要場合前,如果你需要看綜藝節目或是進行任何活動來保持心情愉悅,把這些數據拿給制止你的人看(笑)!前提是你已經努力準備了好一陣子。
而保持好心情的同時,意識到情緒會影響表現,也代表我們要盡量避開會帶給我們負面情緒的人事物,如何運用時間、和誰一起度過都是日常設計要注意的範疇。
❸ 營造氛圍:時間與空間的規律性
刻意營造的環境是誘發最佳表現的必要條件。
— 提出「心流」概念一詞的心理學家奇克森米海
作者撰寫本書期間,只要是寫這本書的時候,會喝一樣的咖啡、在一樣的桌子、用同一台電腦、聽同樣的歌單、每天同一時間。
你可能會想:有必要這樣走火入魔嗎?聽起來很龜毛耶。
如同我在人生中享受變動,比如一日之計在於晨的早餐、工作的咖啡廳等,以前的我也會不斷想要有所變化,觀察下來,每換一次環境,我就要重新適應現場會出現的噪音、人流、座位,甚至是那杯咖啡帶來的滿足感。我也發現一天中能做越多事情的人,在上集有提到一切從簡的概念,這當中其實還包含「時間與空間的規律性」,如果你在做的事有重複性:起床、就寢、運動、準備考試⋯⋯等,最好在每天固定時間、在特定空間、做特定的事。
就像進辦公室上班,一看到辦公室身心會自動切換成很奴的狀態,舉凡週會這種週期性發生的活動,長期執行下去大腦也會將這一切自動化,開始得心應手。所以營造氛圍的關鍵,在於創造感官與周遭一切的「奴性」,讓身體適應這個節奏,最大化做特定事情的效率,讓環境帶你進入心流,能做到這樣,就已經是自律的開始。
根據生態心理學的說法,我們周遭的物體不是靜止的,它們會影響及誘發特定行為 — 看到椅子就啟動「坐下」反應、看到足球就啟動「踢」的反應,這些都已經在無數次重複執行下,成為潛意識中的反射行為。
一樣的,比較極端的例子是作者會特地用某台電腦,只為了做某件事,但對大腦來說,你只要看到這台電腦,就會收到「寫作+寫什麼故事」的邀請。
當在相同環境中一再執行同樣的活動,就會在身心深處建立強大連結。基本上,這是在自我制約。 — 📖
又如知名作家史蒂芬・金所說:
別等繆思女神出現,你的任務是確保繆思女神知道你每天從九點到中午,或從七點到三點人在哪裡。
假如你要做的事情無法在固定情境中完成,為自己設計一個在任何地方都能執行的「提示」(如:深呼吸)也一樣有效。
❹ 團結力量大的前提
團隊進步與否,關鍵在於團隊中表現最差的人抱持什麼樣的動力。
動力有很強的感染力。— 📖
工作上有些團隊很明顯就是氣場很強,讓人很想加入,有些團隊負責的案子卻怎樣都毫無起色,給再多資源都沒用。因為裡面充滿會抱怨但不願意帶頭率先改進,正所謂用嘴做事的人,弔詭的是,有時候你可能想說面試新血加入,結果不但沒帶來新氣象,反而過一個月發現新血已被洗腦,跟著相信事情不會好轉。
在《上集》講到固定心態和成長心態的時候,有提到固定心態是有可能改變的,其中一個做法就是把大家集中起來做思維訓練,所以說為什麼信仰是具有精神力量的。
我們先天就有同理心。
—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 Emma Seppala
根據書中的另一項研究顯示,光看影片也會影響我們的心態。無論參試者在事前對自我定位的認知為何,研究人員準備好兩支影片,主角分別將自己定位在內在動力型與外在動力型,結果觀看內在動力型影片的參試者,在看完後也覺得自己是這種類型;觀看外在動力型影片的參試者,則覺得自己也是需要外在激勵才有行動的人。
言下之意,進到團體中,個人的價值觀會慢慢縮小,團體價值被放大,所以說同溫層、物以類聚也可能是相處之後才形成的群體特性。因為我們先天就有同理心,他人的喜怒哀樂多少都會帶有渲染力。所以說像星座分析,是不是也是透過這個原理在讓大家產生共情呢?
我是相信「五人平均值*」理論的,就像當你想要轉職,人際圈內有同樣目標的支持,在這個圈圈裡你們擁有共同語言、可以共享資源、遇到困境互助合作,舉凡轉職衝刺班等集中訓練的效益也是如此。人先天的群體性會影響我們的價值觀,更何況是自己信任的人是用什麼角度在看待世界,即使獨立思考讓我們獨一無二,但動力總是多多益善?
企業文化的影響力遠勝於策略。
— 管理學之父 彼得杜拉克
如同書中所言:「冠軍團隊通常不是網羅最多的頂尖好手,而是最合作無間的團隊。」觀察團隊成員狀況和建立正向環境,也是管理者的重要課題。
刻意練習
內外兼具後,還欠一個東風,也就是聰明使力的部分。
即使每天時間都安排好,假設每個人做一件事情的時間是一樣的,如何運用時間、在這段時間內做了什麼事情才是脫穎而出的關鍵。我們常聽人說「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」,這句話其實對也不對,根據行為科學家 K. Anders Ericsson 針對「專家是如何養成的?」研究結果,推翻了這個說法,也推翻常見的「一萬小時定律*」。
他發現經驗並不是讓人表現優異的關鍵變數,在眾多情況下,甚至會分不出新手和老手表現的差異。
經驗與專業不見得成正比。
— 行為科學家 K. Anders Ericsson
資深不等於擅長,醫師行醫的年資和他治療病人的效果不一定成正相關,而是在同樣的練習時間內,我們是怎麼練習的?「時間+策略+投入」的刻意練習,才是從基本練習中跳脫出來的秘訣,願意努力的人很多,有些人甚至願意廢寢忘食,但這本書主張的不是埋頭苦幹,創造差異的重點在於努力的方向是什麼。
轉職生常見的挑戰包含會被有些本科生視為是「外來的」,許多人會直接告訴你,你就是少別人至少四年、多則六年以上的訓練,這是事實,但本科生不絕對等於精通那個領域,就像工時長也不等於產量就會多一樣,如果你剛好在任何一種轉換的道路上,要相信這個差距是短暫的,甚至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不再存在。
最好的休息
前面講到休息的重要性之一是讓潛意識有機會發揮,而這也是為什麼不是所有方法都有效,不是隨便做一件事潛意識就會出現,所以闔上電腦後,要做什麼?
❶ 散步
如果你無法離開工作太久,散步是個好選擇。民間傳說是散個步,很多腦中想不通的事情就會想通,也聽過不少創意界人士的好點子都是在慢跑時出現的。這一切是有科學根據的,而且就算距離很短,也比不走動來得有效。
只能散步或跑步嗎?做運動可以嗎?
如果你的目的是放潛意識出來神遊,要盡量挑選不需費力專注的運動,像是要記舞步的舞蹈、極限運動等就不是太合適。散步的效益來自我們不會用到大腦思考,就能執行走路的動作,可以很快就在「工作」和「放空」間達到切換效果。
❷ 大自然
我很喜歡看海,光是看著潮起潮落,享受來自大自然的奏樂,就足夠療癒,看著偌大海洋,自己是如此渺小,但聽著海浪拍打,又是如此鏗鏘有力。
身體會因為各種因素出現發炎症狀,研究顯示,面對大自然時「驚嘆感」會油然而生,這種感覺在體內所散發出的激素與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最有關聯。
驚嘆感讓我們覺得自己與宇宙更緊密相連,更加謙卑,這些感覺可能有助於「關閉」壓力反應,減輕發炎。
—《情緒 Emotion 》期刊,Jennifer Stellar 博士
根據密西根大學的實驗,讓兩組學生在做完具挑戰性的任務後,分別帶開到寧靜的公園和熙來攘往的城市中休息,休息後再接著執行下一個任務,在自然環境中的學生表現較好。不過多數人也不是住海邊,要隨時放眼望向大自然聽起來有夠夢幻奢侈,別擔心,實驗也發現,光是看著大自然的圖片,都一樣有幫助。
❸ 冥想
(又出現了 👋)
正念冥想或是覺察冥想都是可以嘗試的管道,也是這當中所需時間最短的休息。
這裡不再贅述,歡迎參考我之前的文章,有更完整的介紹:
為什麼我開始冥想?使用起來跟名字一樣平靜的 Calm 魅力何在?
❹ 社交
人是群居動物,感覺自己與人連結是基本需求,身處「融洽」且「關心彼此」的環境有助於身體恢復,提升表現。
把這兩者綜合來看,面對能夠篩選的聚會,我自己的標準是:在當中有沒有讓你有「支持」的感受。這種關係是雙向的,你有獲得力量,也有給予力量的機會。
但是切記,在前面「設計每日菜單」的段落中提到團體動力正向與否的傳染力,以及好心情對高效表現的影響,想透過社交來達到放鬆效果,只要可預期會有負能量蔓延開來的場合,像是喝咖啡聊公事、聚在一起抱怨工作、嘲諷某事等都不在此限。
只是說我們要重視社交的正向影響力,建立自己的「信任圈」是必要的,極致緊繃後,與三五好友相聚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快樂。人總希望與外界連結時被看到的是最佳狀態,所以低潮時刻會自動與外在隔離,想要獨處,但這樣可能只會讓壓力持續籠罩,一頭鑽進自己的假設中。
❺ 打盹
小睡片刻有助於恢復活力、集中注意力。根據研究,打盹 15-20 分鐘,在接下來一天中的警覺性和表現,都優於攝取 150 毫克咖啡因的人(相當於一杯大杯的星巴克咖啡);美國 Nasa 對太空人做研究時也發現,小睡 25 分鐘可以讓判斷力提高 35%,警覺性提高 16%。
過往待過的公司環境,有午休很長但大家會集體 hang out,辦公室空無一人,午餐聊到最後一秒才回到辦公室;也有午休雖短,但大家吃飽就各自去幫自己充電,很多人會把午睡小物掏出來,開始補眠。
對沒有午休習慣的人而言,聽起來很像小學生在睡午覺,而且工作一早上,中午還不趁機聊天培養感情嗎?
但當偶爾已經度過哈欠連連的早晨,前者的環境會讓人相對不敢脫隊,試著午睡幾次,我真的有種極速充電的感覺,有時候還會做夢呢!
不過避免打盹影響到睡眠,建議時長是在 10-30 分鐘,超過可能會適得其反,進入昏沈遲鈍的狀態。
❻ 睡眠
現實是,就算打盹有它的效益,但不管打盹在久,都無法彌補睡眠不足。
關於睡眠不足,讓我們感覺隨時都必須「保持連線」的高科技的確難辭其咎,可是很多時候我們是擁有斷線選擇權的,像是睡前滑手機、接觸藍光。
研究發現,只要連續五天在睡前四小時使用會散發藍光的裝置,褪黑幾素就延遲 90 分鐘才釋放,長期下來,生理時鐘時鐘最多會改變六個時區!!!
所以半夜靈光乍現時,最好是把筆記本放在床頭用寫的,不要把手機拿起來,好幾次我都這樣就開始看起通知,現在睡覺時我更傾向把手機放得越遠越好。
一般認為睡覺害我們錯過很多事情,但事實上不睡覺害我們錯過更多。— 📖
成長的前半段是努力不懈,最後一哩路則是睡眠,缺一不可。因為在睡眠時,大腦會掃描白天的所見所聞,決定哪些值得保留,我們的記憶就是這樣來的,像電影《腦筋急轉彎》演得那樣,這也是為什麼在白天我們密集執行某個任務,在晚上就會夢到,實際上是大腦在工作。
我們在睡眠中評估、強化、保留資訊。睡眠幫我們理解資訊,也幫我們理解情緒。— 📖
如果睡眠不足,大腦就沒有機會幫我們梳理卡住的道路,在知識間架起聯絡道。
❼ 長時間休息
最後一點,也是廣大工作者最難達成的 — 長假。
上班族有苦難言的倦怠感,很多是在長時間沒有得到理想休息後產生的,每年第一天,想像未來 365 天都要在一樣時間起床上班,無法控制休息的時刻,就讓人疲勞萬分。
擁有長假如此困難,但每個禮拜至少休息一天是可以努力的目標,作者群在寫書期間也這樣要求彼此,結果每次休假完的隔天都是他們產能最好的時候。
但長假的好處還是不能忽視,就像學生時期會有寒暑假,不曉得為什麼出社會成為窄義的大人後體制上就不需要放假了?研究顯示,7-10 天的休息對動力、幸福感、健康的正面效益,居然可持續長達一個月。
作者也建議可以事先在可預期的緊繃後安排長時間休息,除了讓你在衝刺時可以勇敢用力,努力也獲得獎賞,再次回到崗位,就更甘願地鞭策自己。
不過經過觀察,不少人其實也不是沒有休假,但就是無法勇敢休假,需要休息的勇氣 💪💪💪
簡單分成幾大因素:
- 團隊文化階級明顯,提倡代理人制度,找不到代理人、或是已經有人先喊先贏,你就無法請假。
- 工作量太大,排不出時間
- 擔心加重代理人工作,影響同事情誼
- 深怕影響考績,看起來很閒?
- 擔心工作交接出去,長時間不在崗位會被取代
如果休假對你來說是如飲水般的重要,在找工作時的組織風氣、團隊文化是否有「人性」、「相互支持」的一面都是要綜合考量的項目,即使休假對你而言還好,我都認為企業文化是影響我們成長曲線、工作觀和能否長久合作的關鍵要素,身為管理者,也要認同休息是必須的,關心個人,且尊重偶發性因素所衍伸的短暫停歇,畢竟人不是機器,組織也要接受人無法像機器一樣運轉不停。
我認同要有代理人,但對許多職能來說,他不一定要是特定的某個人,而是當團隊健康、資訊透明的情況下,週期性會發生的事物可以很順暢地在角色間銜接、分擔執行,不因任何一個人不在而卡住。
我待過的企業中有願意每年的特定時間讓全公司休息,放近萬人員工為期一週的旅遊假,當休息是被允許且會發生的,團隊自然就會摸索出在這個文化下和諧又不影響營運的工作制度。因此舉凡像是被取代的擔憂,工作者要看向的是長期能為公司創造的價值,而非不一定要由特定角色來執行的可流程化細節。
(有健康 mindset 的主管會看到你的努力,在合理範圍內也會鼓勵你休息一下的)
往更好的我邁進,先丟掉自我
尋找努力的方向
良好表現的關鍵除了例行活動,還在於身體力行,無論高山低谷,想不想做,都會照表操課,不心存僥倖。
身體力行只是第一步,持之以恆才是最不容易的,不然自律不會如此困難。但這個恆毅力要從何而來?我們可以從日常中見義勇為的故事找到端倪。
一般危急情況,大腦會發出警訊,開啟保護「自我」的機制,讓你提前撤退,轉往安全路徑;
倘若今天面臨危險的是你的家人,又或只是碰巧在路上遇見一起急需協助的事故呢?
這時自我可能就不在是當下的重點,注意力轉向我可以幫得上忙的外在人事物,腎上腺素飆高,帶你突破自我防禦機制,克服恐懼,把自己推向極限,做出近乎超人般瘋狂又勇敢的舉動。
用具體一點的例子來看,父母的偉大,在於他們眼中的成就來自於孩子是否健康快樂,自己的需求最小化,為了超脫自我的使命(孩子)而努力;又或是金牌運動員,最令人動容的往往是在想放棄的時刻,卻撐下去打破個人紀錄,因為他們心裡惦記著這份精神可能會為他人的人生帶來改變。
我心想,也許某處有個孩子正坐在沙發上看著我,如果我打破世界紀錄,他可能會受到鼓舞而去做一些事。
— 奧運十項全能金牌選手 Ashton Eaton
有時候我為了對抗自己腦中的遲疑,在我思考過後大概也確定自己是想做的,只是需要更多動力,我會把我的決定分享出來,不管是因為面子也好,還是開始有外在力樣也罷,總之屢試不爽,不想愧對自己,但更不想因隨便放棄,而浪費任何人的相信。
使命
如果覺得這兩個字太抽象或遙遠,把它想成個人的核心價值觀,又或是初衷。
想要人生更有意義,要先找出使命所在,唯有如此,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取得成功的目的不為了自己,一切的不順遂將會顯得無足輕重,有些時刻即使很害怕、很尷尬,但也沒關係,就像當你今天為了自己的事情開口被拒絕,可能會感到很糗;但如果今天是為了別人,就不是「我」被拒絕了,這時自我受傷的感覺就沒那麼強烈,甚至無所謂,換條路走、想別的辦法就好了!
使命的力量就是這個別人 —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之外,你很在乎的人事物,你想創造意義的角落。在這之下我們擬定一個個目標,成功失敗與否,都不影響你往使命走去的決心,這時好表現自然伴隨而來。
我們越不去想著自己,反而表現得越好。— 📖
根據研究,當工作者覺得自己的工作對他人有正面影響時,會有較好的工作表現:當醫院清潔工把工作使命視為「提供病患整潔環境,減少細菌傳播、染病而亡的機率」,相比單純看作「清除地上髒汙」,前者的工作滿意度更高,覺得自己是在拯救生命。
當你知道做某件事是為了更宏大的理念或是對他人有益時,你更可以全力以赴。— 📖
比起尋找方法培養恆毅力,試著尋找強烈的使命感所在,或是找出自己工作當中最有意義的部分把它放大,心中的北極星就會浮現 💫
回饋
在 Burn out 之後,常見現象就是即使經過調養,對很多事情還是無法再提起過往的那股勁,不難想像因為知道出力有可能會受傷,而變得綁手綁腳。
使命感要花時間尋找,前面所提到的長假,也不是說休假明天就可以放假去了,若突然間你察覺自己對曾經很喜歡的事情失去動力,根據行為科學,我們可以嘗試「回饋有好報 Give back to get back」這個方法:當你感到過勞倦怠時,不需要抽離當前的工作,你可能只是需要換另一種方式更貼近工作。
你可以「回饋」你的領域。— 📖
像是做義工、從選手角色轉為教練、斜槓創作者輸出領域知識等,回饋的核心是讓我們把焦點放在幫助他人,這不但能啟動大腦的獎勵和愉悅中心,還可以把這種正向情緒與原本的熱情重新連結,喚醒初衷。
幫助別人時,我們需要輸出,這個過程就會讓我們重新思索最初學習的情緒,整理脈絡,再輸入還缺少的知識碎片。前段時間到偏鄉學校帶設計思考工作坊,或是在工作上帶領團隊做敏捷導入一段時間後,開始訂定規範,作成教材,分享觀察與獲得,這些都讓我重新感恩這份幸運 — 你的努力有在前進的幸運,在回饋時獲得的力量,往往都是超過我所給予的。
覺得自己有持久的影響力,可以幫人抗壓,避免倦怠。
— 賓州大學華頓學院心理學教授 Adam Grant
我很喜歡回饋這個方式,它對我的意義還包括拓展角色價值,當你的角色不僅限於在特定面向上發揮,自我價值就會分散,不會由單一角色的成敗來定義。創造自己的價值包含創造可以切換的角色,我們就比較不會因為在某個角色的一時失利,而感到世界毀滅。
結語
Rest is productive.
Work-life balance 是近來常被討論的議題,我現在會覺得平衡不是把人生的面向放到雷達圖上,獨立來看各自有沒有滿分,因為我們會從不同面向攝取能量,截長補短,我們要管理的是大腦怎麼想事情,還有我們想達成哪些事情,大腦和動力才是帶我們突破的關鍵,工作和生活本質上就是會互相影響,如果我們的腦容易看向不足的地方,於公於私都會一樣。
所謂平衡,還需要帶有覺察意識,在人生路上不斷微調比重。團隊合作無間,是紀律;自我若有一套規律有效的運作方式,是自律,我們就是自己的 PM,大腦、身、心都是我們的好夥伴。
養成追求更好的習慣,看似麻煩,但長期下來我相信是會活得更輕鬆的,因為我們無法預期任何一個面向會不會突然 burn out,而這都會影響到其他表現,所以不是被動等有必須衝刺的時候才上緊發條,這會跟沒熱身就做劇烈運動一樣容易受傷,而是要找到自己的能量來源,設計一套日常就在待機、機會來時能讓自己迅速進入最佳狀態的系統,刻意練習。
記得休息是本書的重點,這不是說只掃門前雪,許多事情還是值得我們關心,只是也要記得與自我對話,之前看到《雪力的心理學筆記》主理人夏瑄澧老師的一篇專訪,裡面提到一段話:
某天,她上傳了寫著 “She believed she could, but she needed a break so she said no.” 的封面圖,正式與跟前一張 “ I don’t stop when I‘m tired, I stop when I’m done!” 說再見。
在我離開某份工作時,當時老闆給我一塊刻有字的手鍊,上面寫著 ”She believed she could, so she did.” 我很喜歡這段話,它陪伴我在 20 歲月中衝刺,這段話的精髓在於:當你有夢想要執行時,請相信自己是有力量完成任何事的,你比你想像中的更加強大。
但要記得我們手上握有暫停鍵,相信自己不等於凡事都要用「做」(did) 來向誰證明,人生是馬拉松,不是短跑比賽,即使在那個當下感覺體能源源不絕,也不要一次用盡,不管手上子彈多寡,都要聰明地有的放矢。
(該衝的時候還是要衝
(該衝的時候才有力氣衝起來啦 💨
Stay motivated,
vvv ✌️
導讀版
歡迎收藏分享 💞